挫折感- 它是那么的靠近,却没有被发现。。。




  挫折感是人对挫折的心理体验。当发觉没有如期达到预定目标或预期效果,挫折感就会出现。
  挫折感存在于任何有意识的人,但挫折感的强烈程度持续时间人的性格、期望值、修养有关知识经验以及升华出来的境界挫折感的产生缓解和消除有极大关系。
  
     挫折感与年龄有很大关系。青少年更容易感到挫折。此外,由于处于人生转折点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也往往挫折感很强的时期。
  
  挫折感是一种不良感受,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良影响。一旦发现挫折感,就应该认真面对积极处理
  在我看来,对付挫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象大多数人预想的那么难。
  对付挫折只需要抓好挫折感的消除或转化。这就等于抓住了蛇的七寸。


  挫折感的消除


  挫折感消除的关键在于心理调适境界和品德都是平时积累和潜移默化的,无法应急。既然产生挫折感,境界就是这样子了,再强调境界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挫折感来自人们的期望,那么降低期望从小事做起从小成功做起积累状态和趋势,自然而然就消除了挫折感。(详见“期望疗法”)

  学会宣泄、倾诉释放精神能量、缓解紧张的方法。有时适当地幽默一下、自我解嘲也是很好的办法。
  调适可以从情绪转移、兴趣转移着手。这虽然是一种逃避,避免矛盾尖锐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原则之一。反正也一时间无法取得进展,不如先逃避一会,到乡下去,到风景名胜去,或蒙头大睡。等心情好了,休息够了,兴趣和精力上来,再想如何解决问题,善后也不迟。
  放慢节奏,理顺关系,找到挫折的原因,认真分析现有资源,重新细致规划未来,这也可以化解挫折感于无形。我在咨询中一直推荐“规划疗法”。
  
     心理咨询也是消除挫折感的优选方案之一。

  挫折感的转化


  挫折感的转化是挫折感消除的特殊形式,也往往和心理调适结合在一起善于调整自我的人能够迅速转换。
   目标变化往往被用来转化挫折感。将挫折变为动力是挫折感的最好转化。这边的压力,就是那边的动力积蓄的心理能量或者是精神能量如果白白宣泄了太可惜, 不如就用来推动另一个计划,以另一个计划的成功弥补现在的损失。由于斗志很强,往往比较容易成功。历史上有很多情场失意开始发奋学习、工作,并取得重要成 就。
  遇到挫折也不一定要目标变化。再接再厉,锲而不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挑战自我往往更有利于成功。因为往往可能仅仅离成功一步之遥,坚持就是胜利。太多的退缩并不利于个人成长。以意志对付挫折,笑傲得失,将挫折感变为前进的激情,这也是我最推荐的做法。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挫折感,以及挫折感引起的不合理的退缩或消沉。
  成功的路并不平坦,生活环境也不是遍地鲜花。正确对待挫折,有效化解和转化挫折感,往往成为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挫折防卫机制


人 在遭受挫折以后,挫折情境造成的对人心理上的压力,会使人产生紧张、焦虑、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并导致心理和生理活动的不平衡状态,影响人的正常行为活动 能力。为了对付这种压力,减轻或摆脱焦虑情绪的困扰,解除紧张状态所带来的不安,恢复心理和生理活动的平衡,受挫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和使用一些策略和 方法,应付或适应所面临的挫折情境,以减少挫折和焦虑情绪对自己的损害,减轻心理所承受的压力,保护自我,度过挫折。

  主体为了减轻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有意或无意中运用的种种心理防卫方式,被称为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简称挫折防卫机制。
  
  挫折防卫机制的机能是为了保持心理的稳定和平衡,免受不良刺激的损害。
  
  挫折防卫机制是人本能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对于任何心理防卫方式,都不能采取脱离情境的绝对肯定或否定态度。
  
  挫折防卫机制的积极效用,在于可能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减轻或排除精神压力,保持心理相对平衡按照社会的需要去解决问题。这是每个人适应社会生活都必不可少的。
    
  一个人如果总是依赖防卫机制来对付各种问题,可能永远学不会解决问题的真正有效的方法。

  挫折征兆的判断

  
遭 受挫折的人,也是最需要人们帮助的人。亲人的关怀,友情的温暖,周围人们的支持和援助,有助于他们调整对挫折的适应机制发展应对能力缓冲不良情绪的冲 击摆脱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反之,如果对他们冷淡,歧视,冷嘲热讽,幸灾乐祸,结果只能是激化矛盾,使他们丧失前进的勇气,以至将他们推上绝境。
  所以,对受挫折者给予及时有效的疏导帮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挫折疏导,就是运用一定的心理诱导的策略和方法,使受挫者在别人引导下,校正主观意识,发挥内在潜力,消除心理障碍,明确前进方向,排除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
   对受挫者进行疏导,我们首先应当了解遭受挫折的程度如何,遭受的挫折属于什么性质原因是什么,受挫折的主观情况如何,等等。这除了可以通过直接与受 挫者交谈,向熟悉他的情况的人们进行调查等方法来了解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来了解和判断他是否遭受了挫折,遭受挫折的程度如何等 等,从而能够及时进行疏导,并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以帮助。这对于做人的工作的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其实,不仅是别人,有时候就是我们自己遭受到某些挫折时,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遭受挫折,但在这时,行为上却往往在不自觉中会表现出某些特征。我们通过这些征候,就可以推论一个人是否遇到了某种程度的挫折。

  
1.非理智的对抗

   非理智对抗的种种表现是表明一个人遭受到了挫折的一种信号。所谓非理智的对抗,也就是人们在受到挫折时所表现出的种种情绪性反应,如攻击、冷漠、固着、 逃避,倒退等等反应形式。人们在遭受挫折时会表现出这些行为反应,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行为反应,来判断一个人可能遭受到了挫折。
  我 们要善于从这些行为表现中看出问题,把这些表现的种种形式看作存在问题的“信号”。要注意这些信号,并及早加以了解找出原因及时解决,就能防患于未 然。尤其对于领导者来说,注意这些征兆的表现,把工作做在前面,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怕就怕领导者对这些信号熟视无睹,等到问题发展到难以收拾时才干着 急,那就迟了,损失就大了。

 
2.缺乏安全感

  人在挫折的情况下,往往缺乏安全感,变得过于敏感以为别人老是在攻击自 己,讽刺自己,因而产生一种戒备状态。比如,平时别人讲到你,你也许无所谓,可是现在有人对你说:“嗬!你今天这件衣服好漂亮!”你可能就会认为:“这个 人一天到晚都在讽刺我。”这个时候,可能就是有某种程度的挫折了。也许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什幺原因使其遭受挫折,程度有多大,但由此可以推知,这个人已经在 遭受挫折了,他的某些愿望没有实现。因为他的挫折阈突然降低,对挫折的感受性增高,变得对挫折、对环境过于敏感了。
  受挫时安全感的缺乏,常 常表现为多疑、敏感,这在爱情、婚姻方面,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果总是担心对方变心,对自己不忠,也就是随时担心自己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因此,对有关的信 息往往会过于敏感,再通过想象的作用,会在主观上将这种挫折由无变有,由小变大,于是,会变得更为敏感,更加疑视疑鬼,并导致强烈的情绪反应。

3.牢骚与埋怨

   对什么都看不顺眼,一张嘴就是批评别人的缺点,一睁眼看到的都是不满意,见了什么总是挑剔毛病,表达自己的不满,牢骚满腹,怪话连篇;或是埋怨不断,不 是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就是埋怨自己倒霉,等等。一旦发生这种怨天尤人的情况,也就说明他有某些需要未能满足,遭到了某种程度的挫折。

 
4.工作效率降低

   一个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往往不能专心工作心有旁鹜,所以工作效率会降低。当一个人常常埋怨精力集中不起来,工作的时候想别的事,休息的时候又担心工作 的事,这都可能是遭受了某种挫折的缘故。比如,一位高中生没有考取大学,在重新补习的时间里,可能效率极低,读书的时候想去玩,玩的时候又抱着一大堆书。 实习得头昏脑胀,没精打采,春游的时候却又感慨“春光难驻”、“时不我待”。

  
5. 优柔寡断

  当一个人向别人要求什么东 西时,本来可以很自然地提出来,但他却不敢;或者当别人对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本可以拒绝的,却又不予拒绝,这就是优柔寡断。说明个人的需求和周围的环境 不能配合,它也是遭受到某种挫折的象征。由于挫折的影响,使人变得谨小慎微,缺乏自信心和行动力了。

  
6.依赖性

  遭受 挫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依赖情绪。比如一个人生病了,他便会开始依赖别人。有些人的恋情是在病床边开始的,但这种“床边浪漫曲”有时却很值得考虑。这是因 为,人在生病的时候是一种挫折,这个时候容易依赖温情。谁给了他依赖,他就会感激谁,女性尤其如此。这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很容易一拍即合。可是病好 出院后,很可能原来病床上的这个人,却是个性极强的人,需要的是别人依赖他,这样双方都把对方当作需要照顾的弱者,而自己是强者,两个人的性格是冲突的, 所以,其结果的稳定性是令人怀疑的。不过我们通过某些人突然表现出来的依赖性,尤其是原本个性很强的人开始表现出较多的依赖性,则可以判断他遭受到了某种 挫折。

7.反应不当

  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反应不适当,即情绪反应与引起它的刺激情境的性质、强度不相称,或者反应 过度,如对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作出很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者反应过溺,一般人感到愉快、惧怕或悲伤的事情,他却无动于衷,冷漠无情,或者在某些事情上,连 正当的愤怒也不敢表示,这就可能与某种挫折有关,由于挫折而导致了这些焦虑、不安情绪的表现。只要有不可理解的情绪表现,比如变得压抑,或者不明理由地突 然大哭起来,或者无缘无故地不高兴好发脾气,那也可以作受到挫折的推则。

  上面谈的这几种情况,都是一个人遭受挫折时可能在行为上 表现出来的征兆。如果我们发现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中有这些征兆,就可以检讨和核对一下,是不是遇到某种挫折了。当然,人在遭到挫折时可能表现出来的征兆和行 为特征,远不止上面所谈到的那些,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不断总结概括。人的任何外显行为总是和内在心理相联系的,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了解,多方印证,就可以 找到其中的联系内在规律,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做好人的工作。



受挫后的心理对策


  挫折是个体在满足需要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阻碍干扰,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许多人 常常会痛苦自卑、怨恨,失去希望和信心,受挫后的心理失衡,不仅影响人的工作、生活,还严重影响人的健康。长久的心理失衡,不仅会引起各种疾病,甚至能使 人丧生。为了避免受挫后消极结果的产生,提供如下几种心理对策。
  

一、倾诉法。

  也叫发泄法,即将自己的 心理痛苦向他人倾诉。倾诉法是近年来医学心理比较提倡的一种治疗心理失衡的方法。受挫后如果失望焦虑的情绪封锁在心里,会凝聚成一种失控力,它可能摧毁肌 体的正常机能,导致体内毒素滋生。适度倾诉,可以将失控力随着语言的倾诉逐步转化出去。倾诉作为一种健康防卫,既无副作用,效果也较好,如果倾诉对象具有 较高的学识修养和实践经验,将会对失衡者的心理给以适当抚慰,鼓起你奋进的勇气,受挫人会在一番倾谈之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优势比较法。

   受挫后有时难于找到适当的倾诉对象以诉衷肠,便需要自己设法平衡心理。优势比较法要求去想那些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通过挫折程序比 较,将自己的失控情绪逐步转化为平心静气。其次寻找分析自己没有受挫感的方面,即找出自己的优势点强化优势感,从而扩张挫折承受力。认识事物相互转化的 辩证法。挫折同样蕴含力量,挫折刺激能激发的潜力正确运转挫折的刺激,挖掘自身潜力

三、目标法。

  挫折干扰了自己 原有的生活,毁灭了自己原有的目标,重新寻找一个方向,确立一个新的目标,这就是目标法。目标的确立,需要分析思考,这是一个将消极心理转向理智思索的过 程。目标一旦确立,犹如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人就会生出调节和支配自己新行动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排除挫折干扰,去努力进行达到目标的行动。目标的确立是 人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转化的中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起始阶段。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人已经从心理上走出了挫折,开始了下一步争取新的成功的历 程。目标法既可以抑制和阻止人们不符合目标的心理和行动,又可以激发和推动人们去从事达到目标所必需的行动,从而鼓起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来源:郭卜乐 

Comments

Popular Posts